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中新网、潮新闻等客户端报道了“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话语建构”跨学科论坛”

4月19日,光明日报、中新网、潮新闻等客户端报道了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省逻辑学会、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承办的浙江省社科联跨学科论坛之“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话语建构”主题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潮新闻的报道全文如下:





    4月19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省逻辑学会、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承办的浙江省社科联跨学科论坛之“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话语建构”主题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部主任许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刘奋荣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南京大学历史系刘迎胜教授等7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作了交流发言。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健出席并讲话,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浙江省逻辑学会会长黄华新主持会议。


 

    徐健认为,在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新时期,浙江有着丰富的实践资源、丰沃的思想土壤、丰硕的理论成果,理应主动应对西方话语媒介的强大挑战,积极建构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经典话语体系,用浙江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文化成果,着力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和美好图景。


    他强调,我省社科界要坚持以中国传统、浙江实践、现实问题,作为文明交流与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提炼出具有浙江特征、中国特色、世界影响、人类共识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和话语命题,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话语建构,作出更大的理论探索与更优的话语创新。同时,加快构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高水平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时期,要依托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优良传统与深厚基础,突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中国元素,实现话语建构中主体、内容和形式的迭代升级。要积极破除文化文明的西方中心论,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中西话语交流和文明对话的环境之变、格局之变,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着力破解西方社会“文明冲突”的话语议题和价值导向,助力形成包容、开放、多元的国际话语体系。要切实增强对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认同,推进多元话语主体的良性互动。深化对不同文明、文化以及话语体系的认同与借鉴,促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明交流互动;有效发掘以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和美好图景,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平等双向的深度交流互鉴。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主动设置文明互鉴的话语主题,有效探索话语交流的多元路径,深刻阐释文明互鉴话语的思想意蕴,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会上,来自省内外50余位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翻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来源:全文转载自“潮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